冬凌草专业号
药用植物
中药五味子
冬凌草专业号 | 2020-5-12

野生多年生缠绕藤本——五味子

中药五味子来源于木兰科五味子属五味子植物。以成熟的果实入药,为五味子,主产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宁夏、甘肃、山东。生于海拔1 200-1 700米的沟谷、溪旁、山坡。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。又成为北五味子和辽五味子。

五味子为五味子属五味子多年缠绕藤本。五味子属植物全世界有30种,中国就分布有19种,也算拥有五味子属种质资源丰富的国家。且属下分布的19种植物均可入药。比如常用的西五味子来源于,翼梗五味子、红花五味子、柔毛五味子,的成熟果实。其华中五味子被称为南五味子,长梗南五味子其根皮入药又为紫荆皮,等等。

林下野生的五味子幼苗

早期五味子均为野生供应市场,后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,上个世纪90年代,东北野生辽五味子产量大量锐减,满足不了市场需求。开始逐渐出现人工栽培。现市场上供应的五味子野生和栽培均有供应流通,其中以栽培五味子为主。

五味子最早有文字记载于《尔雅.释草》里说:“菋(wèi),荎藷(chíchú)。古代五味子被称为菋或荎藷。而五味子之名因果实具五味而得名。

幼枝红褐色,老枝灰褐色,常起皱纹,片状剥落。

五味子一药的始载本草为《神农本草经》云:“五味子,生齐山山谷及代郡。八月采实,阴干” 。《本草经集注》云:“今第一出高丽,多肉而酸甜;次出青州、冀州,味过酸,其核并似猪肾。又有建平者,少肉,核形不相似,味苦,亦良。”《新修本草》云:“五味,皮肉甘、酸,核中辛、苦,都有咸味,此五味具也。……叶似杏而大,蔓生木上,子作房如落葵,大如樱子。”

《蜀本草》引《新修本草图经》云:“茎赤色,蔓生,花黄白。子生青熟紫,味甘者佳。八月采子,日干。”《本草图经》曰:“今河东、陕西州郡尤多,而杭、越闻亦有。春初生苗,引赤蔓于高木,其长六七尺,叶尖圆似杏叶,三四月开黄白花,类小莲花。七月成实,如豌豆许大,生青熟红紫。……今有数种,大抵相近,而以味甘者为佳,八月采,阴干用。”明朝《本草纲目》”李时珍曰:“五味,今有南北之分,南产者色红,北产者色黑。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。”

叶膜质,多为宽椭圆形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

五味子花单性,雌雄异株,花被片粉白色或粉红均具长梗

根据本草所述五味子的产地和植物形态,可见现今朝鲜和我国东北、河北、山东一带应是古今一致的北五味子的产区,即原植物五味子。而陕西、甘肃、浙江等地应是南五味子的产区,原植物为华中五味子。可见古代对于南、北五味子均用来入药使用,因各地习惯和资源而异。直到明代李时珍明确将五味子分成两种,并阐明两者入药不同区别。并影响至今,药材品质均以北五味子为佳。

五味子雌花和雄花比较    图片来源:ppbc植物图像资料库

五味子穗状肉质浆果(未成熟)呈绿色

8~10月果实成熟的五味子(深红色)

五味子味酸、甘,性温。归肺经、心经、肾经。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用于久嗽虚喘,梦遗滑精,遗尿尿频,久泻不止,自汗,盗汗,津伤口渴,短气脉虚,内热消渴,心悸失眠。

人工规模化种植的五味子

采摘成熟后五味子进行晾晒

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材鉴别

五味子因质量好于南五味子,市场上均以五味子为主,现今五味子药材价格在120元/公斤,而南五味子仅在65元/公斤,南五味子价格较为低廉,所以有南五味子冒充五味子的现象。那我们下边区分下:

五味子药材

五味子 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5~8mm。表面红色、紫红色或暗红鱼,皱缩,显油润,果肉柔软,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“白霜”。种子1~2,肾形,表面棕黄色,有光泽,种皮薄而脆。果肉气微,味酸;种子破碎后,有香气,味辛、微苦。

南五味子药材

南五味子 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4~6mm。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,干瘪,皱缩,果肉常紧贴于种子上。种子1~2,肾形,表面棕黄色,有光泽,种皮薄而脆。果肉气微,味微酸。

五味子(左)和南五味子(右)药材对比

南五昧子与北五味子主要区别特征:粒较小,直径4~6mm。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,干瘪,皱缩,果肉常紧贴种子上。

南五味子相对五味子比较便宜多,早期会有南五味子掺五味子卖,现在很少出现这种情况,但醋五味子会偶有南五味子冒充,应注意鉴别,醋五味子和醋南五味子,外观会不易区分,可以从种子进行区别鉴定。

两者种子上的区别,五味子种子较大,表面较光滑,种脐处凹陷明显,南五味子种子相对较小,种子外表面粗糙,有疣点凸起,种脐处凹陷不明显。可以进行鉴别区分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